臺銀以信託與身障家屬共築長久照護之路 深化友善金融
家人,是一輩子的牽掛,對身心障礙者家屬來說,身心障礙的家人更是放不下的牽絆。隨著臺灣邁入高齡社會及醫療科技的進步,身心障礙者平均餘命增加,身心障礙者的家庭除了需要面對主要照顧者自身老化之健康問題外,還需考量身心障礙者可能比一般人更早老化的現象,形成「雙老家庭」的隱憂。因此,及早規劃身心障礙者的財產,已成為這些家庭迫切的需求。
為協助民眾解決身心障礙者「雙老家庭」的困擾,臺灣銀行自112年起大力推展「預訂信託-珍愛人生方案」,將預訂信託服務,由高齡者擴大至身心障礙者,協助身心障礙者家庭及早規劃信託,開辦以來獲得熱烈回響。該行分享過往服務案例,陳媽媽(化名)育有一雙子女,其中兒子為智能及重度視能障礙者,隨著年紀漸增,陳媽媽不免開始擔心兒子未來的財產安排,希望能使兒子生活及醫療所需款項受到保障,避免財產被他人挪用或詐騙;在討論財產安排的同時,陳媽媽也提出她的考量,例如:若資金不想這麼早交付,應該如何規劃?是否有人可以協助處理這些事務來保障兒子的權益?分行同仁便建議陳媽媽承作「預訂信託-珍愛人生方案」,先為兒子進行信託規劃,由會計師友人擔任信託監察人,監督信託事務的執行,未來於財產準備充足時,再存入信託專戶,正式啟動信託機制。
臺灣銀行近年來深耕友善金融服務,在分行建置無障礙環境,像是服務鈴、導引人員、無障礙坡道、無障礙服務櫃檯及無障礙廁所等設備;而ATM除了設有符合輪椅者使用的機型外,還有「無障礙語音播放」及「QR Code 文字客服」等模式;另亦與手語翻譯服務業者合作,提供聽障者翻譯服務,視障者也可採用「公證」或「見證」之方式辦理開戶、簽約,讓不論是有肢體、聽覺、視覺、心智等各障別的民眾,來臺灣銀行皆能獲得妥適的金融服務。
在陳媽媽的案例中,分行同仁以視障者的角度出發,沙盤推演陳媽媽及兒子來行可能遇到的狀況,預先考量各種可能的細節,簽約當日除由專人協助引導服務,透過簡化的銀行用語及易讀文件進行解說及溝通外,並由兩位熱心同仁擔任見證人,讓其兒子以按捺指紋代替簽名的方式進行簽約,解決視障者的簽名問題,齊心協力來完成這起暖心的信託案例,也消除陳媽媽心中的擔憂。
臺灣銀行秉持「促進公益、保障弱勢、滿足客戶需求」的精神,積極關懷照顧高齡、失智及身心障礙族群,推出簡化說明、放大字體的「易讀版」安養信託DM,除了上述友善金融措施外,更於112年底推出安養信託網路查詢功能,讓客戶不用出門,在家就能隨時查詢信託財產餘額及交易明細,也積極培育同仁成為失智友善天使,深化友善金融服務內涵,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及普惠金融之永續目標,使身心障礙者和照顧者放手放心,一起終老。
聯絡人:信託部經理 張梅君 電話:(02)2349-5200